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知识 > 免疫系统 > 白细胞
编号:13484376
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联合检验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2012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全血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实验组, 根据感染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 各40例;另选取同期8O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均接受全血CRP与血常规中WBC联合检验。比较三组全血CRP诊断情况;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全血CRP与血常规中WBC水平、全血CRP与血常规中WBC阳性率。结果 细菌感染组患儿CRP阳性率为92.5%高于病毒感染组患儿的15.0%, 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患儿CRP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的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全血CRP和血常规中WBC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病毒感染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全血CRP、血常规中WBC联合检验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可以显著提高儿科细菌性感染疾病临床检查的阳性率, 可进一步了解患儿病情变化, 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全血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儿科;感染性疾病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2.046

    感染性疾病发病主要与细菌、病毒及支原体等有关[1-3], 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儿科疾病, 传统上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血常规检查的结果是主要的参考指标[4], 诊断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容易受日间变化、温度以及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给临床诊断造成一定的误差[5-7]。细菌培养的周期较长, 而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确诊主要依赖于细菌培养, 对于患者疾病的早期明确诊断有一定的困难, 需要一定的时间, CRP是一种由白细胞介素以及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因子调节, 并由肝细胞合成的非特异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全血CRP检测有利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能够有效判断机体内感染源的存在[8, 9], 应用全血CRP、血常规中WBC联合检验在儿科感染性疾病患儿诊断中, 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提高了儿科细菌性感染疾病临床检查的阳性率,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实验组, 其中男40例, 女40例;年龄3~14岁, 平均年龄6.5岁;根据感染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 各40例。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 男40例, 女40例;年龄3~14岁, 平均年龄6.6岁。所有儿童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且排除心、肝、肾严重疾病者。三组儿童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全血CRP、血常规中WBC联合检验。所用试剂为仪器生产厂家的配套试剂, 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10];另外, 还应用Sysmexxs-800i五分类血球计数仪进行WBC检测, 在一切符合要求的条件下加入质控样本进行测定。标本采集首先进行常规消毒, 血标本采集容器:EDTA血常规采血管(江苏康健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采血标本过程加入质控样本送检验科, 进行全血CRP、血常规中WBC检测。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三组儿童全血CRP诊断情况;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全血CRP与血常规中WBC水平、全血CRP与血常规中WBC阳性率。WBC:4~10×109/L, CRP<10 mg/L为正常参考值[11]。

    WBC在(10~15)×109/L为轻度升高, WBC在(15~20)×109/L为中度升高, WBC>20×109/L为重度升高。CRP>10 mg/L为阳性。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三组全血CRP诊断情况比较 细菌感染组患儿CRP阳性率为92.5%, 病毒感染组患儿CRP阳性率为15.0%, 对照组健康体检儿童CRP阳性率为0, 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患儿CRP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细菌感染组患儿CRP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全血CRP与血常规中WBC水平比较 细菌感染组全血CRP和血常规中WBC水平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全血CRP与血常规中WBC阳性率比较 细菌感染组全血CRP与血常规中WBC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 在儿童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 该病的死亡率较高, 治疗难度大, 尤其是婴幼儿患上此病后, 出现死亡的几率大大增加。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病发初期, 其临床症状不明显, 很难察觉到, 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治疗难度增大, 其临床症状显著, 病情的早期明确诊断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前提条件。目前理想的诊断方法是超敏CRP与血常规联合检测, 检出率高, 为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CRP作为一种炎症标志物, CRP指标在炎症因子的作用下会出现不同程度地升高, 对感染的保护作用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 该蛋白成分能够与肺炎链球菌荚膜C多糖物质发生反应, CRP在炎性反应中具有免疫作用, 临床上CRP檢验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工作提供依据, 血常规作为常规的临床检验项目, 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血常规结果为参考指标, 容易受患者情绪、运动量、饮食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血常规检验准确率较低[12]。CRP是灵敏度较高的一种检测方式, 在早期就可诊断出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检测时不受到血红蛋臼、脂质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王焕成)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知识 > 免疫系统 > 白细胞